HTTP 报文
HTTP 报文,分为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,它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:头行、头部和主体
- HTTP 请求:请求行、请求头、请求体
- HTTP 响应:响应行、响应头、响应体
请求报文

[1] 请求行:HTTP 请求格式的第一行,其格式为:请求方式 资源路径 协议/版本
HTTP 协议规定了 7 种请求方式,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场景( 增删改查 )与其方法相对应
其中,较为常见的请求方式是:GET 请求和 POST 请求
- GET 请求:将请求参数追加在 URL 后面,不安全;URL 长度限制了 GET 请求方式的数据大小( 浏览器不同,有所差异,一般不大于 8 kb );没有请求体。
- POST 请求:请求参数显示在请求体处,较安全;请求数据大小没有限制。
说明:表单设置为 method="post",才是 POST 请求,其他都是 GET 请求(如直接访问、a 链接、图片 src )
[2] 请求头
通常以健值对( key:value )的方式传递数据 — key,为 HTTP 协议规定的一些固定值,value,为 key 对应的值
[3] 请求体
通常情况下,只有 POST 请求才会使用到请求体。请求体中都是用户表单提交的数据,每一项数据都使用健值对,多键值使用 & 符号连接。如,username=tom&password=12345
响应报文

[1] 响应行:协议/版本 + 状态码 + 状态码描述
「 状态码 」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用于确定状态的固定数字号码
[2] 响应头
服务器通过响应头来控制浏览器的行为 — 不同的响应头,浏览器的操作不同
[3] 响应体: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正文



